南通,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入海口北翼,与上海市隔江相望,是江苏唯一同时拥有沿江沿海深水岸线城市。陆域面积8001平方千米,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山水旅游城市,以“中国近代第一城”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
【位置】 南通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北部,集“黄金水道”“黄金海岸”于一身,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南临长江,经苏通大桥、崇启大桥两条跨江通道分别与苏州市、上海市跨江相连,东濒黄海,西北与盐城市接壤,西与泰州市为邻。
【地貌】 南通三面环水,形似半岛。全境除长江边狼山一带为山丘地貌外,其余为平原,可分为狼山浅丘区、海安里下河低洼潟湖沉积平原区、北岸古沙咀区、通吕水脊海河相沉积平原区、南通古河汊水网平原区、南部新三角洲平原区、三余海积低平原区、沿海海积平原及海滩与盐场区。地势低平,地表起伏较微,高程2 —6.5 米,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平原辽阔,河、江、海贯通,水网密布是其显著特征。军山海拔108.5 米,为全市最高点。
【气候】 南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100 毫米左右。2018 年,全市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略多,日照正常,基本有利于工业、农业生产。
【气温】2018 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6.2 —16.8℃,其中南通市区年平均气温16.8℃,各观测站比常年偏高1.0 —1.3 ℃。全市年极端最高气温38.1℃(南通市区),出现在5 月16 日,年极端最低气温-8.8℃(如皋市),出现在1 月13 日。全年无霜期229 —277 天。全年出现5 —17 个高温日,其中南通市区全年高温日16 天,比常年明显偏多(常年平均7.2 天)。降水 2018 年,全市年降水总量1113.9 —1525 毫米,南通市区年降水量1206.4 毫米,各观测站较常年偏多10%—40%。日最大降水量210 毫米,5 月25 日出现在海门市。全市暴雨日12 天,与上年基本持平,区域性暴雨过程5 次,其中2 次达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由于梅雨形势不典型,梅雨量比常年明显偏少,空间分布不均匀。全市梅雨量65.4 —160.3 毫米,比常年偏少30%—70%。
【日照】2018 年,全市日照时数1888.9 —2108.3 小时,海安市较常年偏少10%,启东市、通州区较常年偏多10%,其余各站与常年基本持平。南通市区日照时数1933 小时。
【水系】 南通境内地势平坦,河沟成网。水系大致以通扬运河、如泰运河为界,北部为淮河流域,面积2200余平方千米;南部属长江流域,面积5700 余平方千米。主要骨干河道(一级河道)有焦港河、如海运河、九圩港河、如泰运河、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通吕运河、通启运河、新江海河、北凌河、栟茶运河等,总长742.34 千米;二级河道105 条,总长1760.58 千米。另有众多三、四级河道。各级河道交织成网,相互沟通,经长期建设与整治,形成能引、能蓄、能控制、能调度、能通航利用河网水系。境内长江岸线166 千米,江面呈喇叭形向东南方向伸展,主流水深-10 米,区域一般1500 米宽,年径流量9800 亿立方米,年际变化不大。境内形成“大、中、小河道纵横,江、海、河、沟相通,引、排、调、蓄功能齐全”内河网络,可分为里下河区、高沙土区、栟茶河两岸区、九圩港区、沿江圩区、江海垦区6 个水网区。
【土壤】 南通市土壤分为4 大类,9 个亚类,21 个土属,61 个土种。4 大土类为潮土、水稻土、盐土和棕色石灰土。潮土占耕地总面积86.86%,分布于江北岸古沙洲平原,成土年龄远的约5000 年,近的只有一二百年。水稻土占耕地总面积9.43%,主要分布在海安里下河低洼潟湖沉积平原区和南通古河汊水网平原区。盐土占耕地总面积3.71%,主要分布在海安、如东、通州、海门、启东等县(市、区)堤岸内侧带状区域。棕色石灰土分布在市区南郊五山地带。另有达到围垦标准土地后备资源约23 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通州湾及以北区域。
【矿藏】 南通市境内发育有与侵入岩有关内生金属矿床。其中,铁储量3000 万—4000 万吨,属中型,矿品位在40%左右;锌、钼、铋、铜、铅、锡、金、钴、钨等金属,埋深300 米以上。其他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石油、沼气、江砂、地热等。
【湿地】 南通市湿地面积46万公顷。其中,近海湿地36万公顷,其余为河流和人工湿地。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45%。有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湿地公园2个和自然湿地保护小区17个。
【海岸带】 南通市附近海域处于黄海南部,主体是大陆架,海岸带宽缓平坦,面积1.32 万平方千米,是陆域面积1.65 倍。从海安市与东台市交接的老坝港到启东市圆陀角,岸线长206 千米,散布着全国四大渔港之一的吕四渔港和蛎岈山奇观等自然人文景观。
【行政区划】 2018 年底,南通市区有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和富民港办事处(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下辖如东县、启东市、海门市、如皋市、海安市。有镇65 个、街道37 个,行政村1301 个,社区624 个,场圃6 个。
【区划调整】 5 月14 日,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复,撤销海安县,设立县级海安市,由省直辖,南通市代管。以原海安县行政区域为海安市行政区域,海安市人民政府驻中城街道长江中路106 号。6 月8 日,海安撤县设市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海安市委员会、海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海安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海安市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海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海安市监察委员会揭牌。
【历史沿革】:
历史源流: 南通境内成陆最早的西北部为扬泰岗地外缘,5000 余年前就有人类氏族部落,南通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其余大部分区域为近2000年间海中沙洲逐步涨接而成。隋以前,今南通市区一带逐渐成洲,始称“壶豆洲”(后又称胡逗洲),洲上多流人,以煮盐为业。稍东有南布洲,东北方向有扶海洲,各大沙洲均为海陵(今泰州)属地。
东晋南北朝:东晋义熙七年(411),在今海安、如皋一带置宁海、如皋、临江、蒲涛4 县,属南兖州(今扬州)。南朝宋泰始七年(471),析宁海县西部另立海安县,不久撤销,辖境复归宁海县,后并入海陵县。
隋唐: 隋开皇三年(583),如皋县并入宁海县,后并入海陵县。唐景龙二年(708),析海陵县东镜复置海安县;唐开元十年(722),海安县复并海陵县。
五代至元:五代十国时期,今南通一带为割据政权南唐控制。南唐保大十年(952),升海陵县如皋场为如皋县。后周显德五年(958),设置静海军,后改通州,始筑州城,时领静海、海门2 县。宋代,通州一度称崇州、崇川,隶属淮南东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通州升为通州路;至元二十二年(1285),恢复为州,属扬州路,领静海、海门2 县。
明清:明洪武元年(1368),废静海县,通州直管静海,领海门、崇明2 县;洪武八年(1375),崇明改隶苏州府,通州仍领海门县。清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直隶州,划扬州府的泰兴、泰州府的如皋2 县归通州管辖;乾隆三十三年(1768),划通州19沙、崇明11沙和新涨10个沙,设海门直隶厅。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元年(1912),1 月海门废厅设县,5 月通州改称南通县。民国17 年(1928)3 月1 日,在崇明外沙设启东县,隶属江苏省。民国22 年(1933),江苏省行政第七区专员公署设于南通城,下辖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崇明5 县,次年改称江苏省南通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5 年(1936)6 月,更名为江苏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0年(1941)3 月,建立如西县。民国32 年(1943),撤销泰北办事处,建紫石县。民国34 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如皋西乡的如西县复名如皋县;如皋东乡的如皋县定名如东县。民国37 年(1948)紫石县改称海安县。1949 年1 月,海门、启东全境解放;2 月2 日,南通全境解放;2 月3日,南通市人民政府成立,驻建设路1号办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南通专区隶属苏北行政公署,下辖如东、南通、海门、启东、崇明5 县和南通市。1950 年1 月,海安、如皋2 县由苏北泰州行政区划归南通行政区。5 月,南通市改为苏北行政公署直辖市。1953 年1 月,重建江苏省,南通市改为省辖市,同时建有南通区(后改为“专区”“地区”)。其中,“市”管城区、郊区,“区”管各县。1958 年11月,崇明县划归上海市。1983 年3 月,南通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原行署所辖6县统一由南通市领导,实行市管县体制。1989 年后,启东、如皋、南通、海门先后撤县设市,南通县改称通州市。2009 年4 月,通州撤市设区。2018 年6 月,海安撤县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