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攀枝花特区。4月22日,为了便于保密,国务院下发《关于攀枝花特区更名问题的批复》,同意将攀枝花特区改名为“渡口市”。3月4日,毛泽东主席在冶金工业部部长吕东、攀枝花特区总指挥徐驰呈送的《加强攀枝花工业区建设的报告》上批示:“此件很好。”由此,攀枝花市将这一天定为“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日”,亦即攀枝花建市纪念日。
攀枝花原名上、下坝村,形成于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前后,因村口有一株古老而高大的攀枝花树,遂称“攀枝花村”。
“攀枝花”村名最早见诸地图,是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出版的《川康边政资料辑要》中的《宁属各县(盐边县)概况资料辑要》。
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全市行政区域面积7414平方公里,辖东区、西区、仁和区和米易县、盐边县。攀枝花北距成都630公里、南距昆明280公里,位于川西南滇西北交界处,是凉山、昭通、楚雄、大理、丽江五市(州)的几何中心,与五市(州)首府直线距离均在200公里左右。
1987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